《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联合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

发布时间:2024-11-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于2024年第6期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该专题被《中国经济网》《中国网》《环球网》《中宏网》《新浪》《网易》等近10家媒体报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邀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实验室主任何可教授主持专题研讨,约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辽宁大学副校长仇焕广教授,以及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农业风险管理与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易福金教授,共同探讨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点与发展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发表。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演化、现实挑战与施策重点

【作者】仇焕广(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陈丹青(中国人民大学)、陈传波(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工作逐步深化,取得显著进展。然而,当前仍面临迁入地、迁出地以及农业转移人口自身因素的三重障碍,体现在迁入地财政和用地压力较大、落户政策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意愿不匹配、农村“三权”退出不畅、农业转移人口购房能力不足以及城市融入度较低等问题。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困境,未来亟需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发挥农村“三权”退出的支撑作用以及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五个方面重点持续发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农村“三权”退出

【刊发】仇焕广,陈丹青,陈传波.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演化、现实挑战与施策重点[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06):3-12.



多层次农业保险目标下理论与实践协同的挑战——以天气指数保险创新为例

【作者】易福金(浙江大学)、杨柳(南京农业大学)、张岳(河北大学)、娄伟平(浙江省新昌县气象局)

【摘要】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须在理论可行与实践检验的基础上开展保险产品创新。以天气指数保险为例,尽管传统观点认为其具备破解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这一理论优势,可满足地方特色经济作物多样化风险管理的需求。但受限于试点范围有限、时间短,现有论证缺乏有效现实依据支撑。本文将理论与现实情景相结合,采用单案例纵向分析的方式重点针对“天气指数保险可规避逆向选择”的主流理论观点进行实践检验,补充了观点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研究发现:受限于未能根本性消除个体特征风险,天气指数保险本身仍面临逆向选择问题。同时,气象指标测量精度与产品设计精细化程度相匹配是天气指数保险缓解逆向选择问题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二者不匹配会进一步强化个体特征风险差异、放大不同农户个体特征风险与区域平均风险水平的关联差异,加剧逆向选择问题,进而引发天气指数保险不可持续危机。通过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理论与实践效果的协同优化,本研究为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多层次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保险;逆向选择;案例研究

【刊发】易福金,杨柳,张岳,娄伟平. 多层次农业保险目标下理论与实践协同的挑战——以天气指数保险创新为例[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06):13-27.



“双碳”目标下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

【作者】何可(华中农业大学)、刘洋(湖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郑家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在响应全球气候治理倡议过程中,中国提出了“双碳”目标,这对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基本含义、特征和内在逻辑,探讨了其在“双碳”目标下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尽管中国在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层面为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依然面临着环境监管和碳排放/碳汇核算难度大、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区域不平衡、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不畅、社会分工演进与农业发展不协调等挑战。通过加强环境监管与碳排放/碳汇核算体系建设,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均衡发展,完善生产与市场需求对接机制,改进种养结合专业化合作机制,完善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关键词】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碳达峰;碳中和;气候变化;乡村振兴;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刊发】何可,刘洋,郑家喜. “双碳”目标下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4(06):28-39.




微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6dz8V7sJHpsjsAxsU0CgA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