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联合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推出“‘双碳’目标下的农业发展”专题

发布时间:2022-02-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为深入理解农业在“双碳”目标中的作用,探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的路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邀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何可老师主持“‘双碳’目标下的农业发展”专题,约请四位学者分别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相关成果发表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主持人语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大国,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坚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雄伟目标。虽然电力、工业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但也不能忽视农业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农业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复杂。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反过来,农业部门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脆弱性部门,农民也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脆弱性主体。另一方面,农业兼备碳排放和碳汇的双重特性。这就决定了农业部门既能通过减少碳排放助力碳达峰,又能通过增加碳汇抵消那些减排难度大的碳排放而贡献碳中和。因此,应在稳住农业基本盘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强农业的减排增汇能力和气候韧性。本期专栏以“‘双碳’目标下的农业发展”为主题,所发表的4篇文章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农业部门碳减排的必要性及减排路径,以期引发社会各界对农业“双碳”问题更为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何可,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



“双碳”目标下的农业转型路径: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何可汪 昊,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


摘要 基于市场演进的视角,结合传统生态智慧、数量型经济增长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文章揭示了"双碳"目标下农业转型的理论渊源,进而分析了农业转型面临的"薄市场"挑战及其成因,提出了依托市场机制驱动农业转型的可行路径。研究认为,按照"双碳"目标要求,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农业既要通过减排和增汇减缓气候变化,又要增强自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尽早关注农业转型可以防范"吉登斯悖论",并降低"双碳"目标实现的社会成本。然而,农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功能具有典型的外部性特征,存在价格生成困境,需要通过构建多元市场交易体系,推动农业低碳生产的成本投入与收益获取在边际上维持均衡,并使得以低碳农业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部门的价值与经济社会其他部门的"价值"相均衡。

关键词 经济增长;低碳农业;交易机制;碳达峰;碳中和


刊发 何可,汪昊,张俊飚.“双碳”目标下的农业转型路径: 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9.



微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a0esA4Z0_53_rCS-2uHoQ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