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2年7月18日至21日,课题组赴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走进田间地头调研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情况。在调研结束后,同学们将耕读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成文字,以兹分享。特此说明。
长江之畔,群山环绕。湖北省阳新县富池镇便坐落于此。自古以来,这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蜀吴大战富池口,近有抗日将士富池口奋勇抵抗来犯日军。2022年7月,我跟随何可老师团队踏上阳新调研的旅途,有幸来到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现代气息十足的富池大地。
绿色矿山
富池镇地处丘陵地带,一眼望去便是群峦相连,一片绿色。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的部分绿色透露着些许不同。这种不同仿佛一颗来自外太空的巨大绿色陨石坠落在山谷中,既留下了一种别样的绿,又留下了透视感极强的半圆弧状印记。经过同行的老师和师兄的介绍,我了解到,这是专属于富池镇的“绿色矿山”。
我了解到,富池矿产资源丰富,是阳新老牌工业区,工业产值一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8%。过去几十年,富池依靠丰富的金、铜、铁等多种矿产资源,再加之沿江的区位优势,发展较快。千万吨矿藏自此开凿出山,汇聚成鄂东南闻名遐迩的“聚宝盆”。但随着矿产资源不断被消耗、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富池的发展陷入迷茫。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贯彻落实,富池镇加快绿色转型,推动建设数字化矿山,运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数字矿山产业链。“绿色矿山”也因此诞生。到2022年,该镇完成长江复绿面积754.1亩,累计完成各类森林质量绿化和提升面积达1455.9亩,真正做到了“还绿于民”。从富池镇沙村村村民口中,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绿色矿山”对于当地人们的重要意义。每每问及“您认为近几年当地的生态环境如何变化”这一问题时,当地村民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明显改善。”在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中,村民们对于“矿山生态修复”一栏的满意度评价几乎均在4分或5分。同时,他们总是面带笑容地手指着“绿色矿山”的方向,热情地向我介绍相关情况。
从灰色到绿色
提及矿山的治理,我不禁联想到了吴毅老师所著的《小镇喧嚣》中的一段章节。某地茶山石材质地坚硬,适合于做建筑材料。因而聚集了近20家采石个体企业,靠近此山的村庄也“靠山吃山”,每年收取山租以增加村级收入。随着技术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采石场规模不断扩大,数十家企业竞相采石赚钱。然而,由于采石造成了大量污染,山体断痕累累,极大地影响了该区域的开发,区政府最终做出关停决定。这一决定不仅遭到采石场主的联合反对,村集体也因涉及经济收入而态度模糊。经过多方反复博弈,这一问题才以延期关停而暂时解决,但伤痕累累的石山仍然被灰色笼罩着。
反观富池镇的绿色转型之路,采矿业的关停势必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经过进一步了解,沙村村曾拥有一家以建筑用石开采、加工、销售为主要业务的建材厂,沙村村民委员会为大股东。它曾是沙村村的龙头企业,极大带动了村庄经济发展,为沙村村经济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它的采矿许可证已于2018年末到期,这便意味着其丧失了建筑用石开采权,也势必会使得村集体丧失一份直接收入,村级收入的减少也会间接影响广大村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同的是,大部分村民都对绿色转型的结果持以积极的态度,灰色矿山最终也变成了绿色矿山。矿山复绿不仅是一项生态环境的修复工程,更是一项涉及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大工程。特别是伴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矿山复绿的意义变得更为重大。废弃矿山修复后能够恢复或增强碳汇功能,使废弃露天矿山的“碳源”转向为森林氧吧的“碳汇”。
这些相同与不同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最好证明。鲜活的转型案例已在本次调研中呈现在我的眼前,其中的深层逻辑也需要我继续深入思考。
个人有感
实践出真知,这是长久以来教科书上多次提及的真理。但只有真正走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人家,用尽全身的感官去体验真实的生产生活,这一真理才会迸发出它的真正力量。同时我也深刻地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之薄弱、思维深度之欠缺、实践经历之不足。今后我必将努力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实践,立志为三农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纪恒,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20级本科生。正跟随何可老师学习,研究兴趣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
微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xV8_M560uk3RkWzKB4JAA